何永慧: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城乡卫生健康事业融合发展

来源:丝路同心圆

编者按:4月15日,自治区党委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召开十届十一次全会,对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作出系统安排部署。如何学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贯穿于新疆各项工作全过程,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建设美丽新疆?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在“丝路同心圆”开设“书记谈‘铸牢’”栏目,将陆续刊发各地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学习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文章,敬请关注!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新时代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提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自治区党委十届十一次全会对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疆实践进行了系统谋划和全面部署。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作为重要的民生部门,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精神和自治区党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卫生健康工作全领域、全方面、全过程,不断增强各民族群众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疆实践贡献卫生健康力量。

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保障群众生命健康,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夯实民生之本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健全预警响应机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才能切实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如果疾病控制不力、传染病流行,不仅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会受到重大影响,而且社会会付出沉重代价。推进疾控体系高质量发展是确保新疆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也是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物质保证的重要基础。我们将加快研究制定推动全区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强化组织领导和工作协同,加强医防协同、医防融合,压实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责任,提高疾控机构专业能力,整体谋划、系统提升新形势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和重大疫情防控水平。同时,重点加强卫生应急能力建设,加快建设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提升检验检测和应急处置能力,完善应急指挥体系和应急预案体系,建好用好各级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队伍,提升应急救援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水平,确保卫生应急队伍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疫情防控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关系千家万户幸福安康,我们将持续抓好传染病疫情防控,科学研判疫情形势,紧盯重点时段、重点地区、重点场所,积极有效应对季节性呼吸道疾病流行,坚持多病共防,加强医疗资源统筹,提高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质效,扎实做好布病、包虫病等人畜共患病的联防联控,筑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提升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为促进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提高卫生健康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要求。新疆地域广阔,优质医疗资源短缺、医疗资源区域配置不均衡的问题较为突出,我们将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和医疗服务重心下移、资源下沉,着力构建以健康为中心的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持续推动3个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加快4个自治区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巩固三级医院托管帮扶县级医院工作成果,形成以区域医疗中心为核心的专科联盟,以全面推动县域医共体和提升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为抓手,做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切实让公平可及便捷优质的健康服务惠及广大群众。我们将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作为最大的民心工程,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完善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运行机制,提升县级医院能力水平,健全完善药物政策,统筹提升短缺药品监测预警与应对能力,保障群众基本用药。特别是聚焦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以开展等级医院评审、大型医院巡查、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为抓手,着力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改善患者就医感受,促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进一步巩固各族群众和谐相处的大好局面。

聚焦全周期健康服务,增进各族群众民生福祉,为实现新疆各族群众共同繁荣发展凝聚共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当前,新疆正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康需求日益增长,全方位全周期保障各族群众健康,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举措。我们将汇聚全疆各级医护人员的磅礴力量,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关注重点人群健康需求,加快建立完善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老年医疗服务网络,提升社区医养结合能力,着力完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大力建设生育友好医院、儿童友好医院,提升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加强妇女儿童重点疾病防治,持续提升妇幼健康全程服务水平,在为各族群众健康服务保驾护航中,画好民族团结同心圆,架起各族群众连心桥,绘就民族繁荣新画卷。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优生优育指导,夯实家庭健康的幸福基石,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构建多元化、多样化托育服务体系,保障劳动者职业安全健康,进一步健全完善防止因病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让更多家庭、更多群众共享健康发展成果,促进人心相连、民心相随,持续凝聚全社会发展共识。

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在传播弘扬中医药文化中增进新疆各族群众文化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一定要保护好、发掘好、发展好、传承好。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医药因其独特的疗效,在我区各族群众中有着高度的认同和广泛的基础,发展中医药服务,既是中华传统健康理念和医疗技术的接续和应用,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浸润,进一步传承创新中医药事业和弘扬中医药文化,有利于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有效载体。我们将坚持中西医并重,加快建设优质高效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以《自治区中医药条例》颁布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为抓手,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积极创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打造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促进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组织实施10个道地药材生态种植示范基地“定制药园”建设,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我们将深入推进中医药健康促进、文化传播行动,深耕挖掘区域中医药文化资源,在区域文化建设中,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医药文化园、文化长廊、文化场景,鼓励发展“中医药+美食”“中医药+养老”“中医药+观光体验”等,将中医药文化元素融入百姓日常生活。加快中医药古籍修复能力建设,加强基层中医馆建设,持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突出中医药文化特色,将中医药文化融入中医药服务体系内,切实发挥中医药健康服务在增进各民族情感交流,加强中华文化认同中的特殊桥梁纽带作用。

作者: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