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统一战线具有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独特优势,是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智囊团”“人才库”。为充分展现我区广大统战成员的独特风采和精神面貌,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丝路同心圆”微信公众号推出“代表人士”栏目,深入采访报道我区统战成员的先进事迹,展现新时代统一战线的新担当、新作为、新风采。
近期,我们将陆续发布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称号的新疆统战成员先进事迹,敬请关注!
连贵宾 无党派人士、 新疆科力新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4月25日21时许,无党派人士、新疆科力新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连贵宾从办公室的铁皮柜中抽出一本本泛黄的笔记本,回忆往昔也感慨颇多。今年是连贵宾工作的第33个年头,百余本笔记整齐码放,封面从牛皮纸到磨毛的PVC壳,像一条蜿蜒的时光长河,将中国油田化学领域的技术突破与一位科研工作者的赤子之心紧紧串联。
三十多年来,他研发的中性阻垢剂、防硫化氢缓蚀剂被评为“自治区高新技术产品”“国家重点新产品”。2015年至今,其团队共有6名青年科研人员入选自治区基层青年科技人才,拥有授权专利数69项,成功转化34项专利成果;带领研发团队自主研发核心科技技术不仅享誉国内,还走出了国门,在哈萨克斯坦阿克纠宾油田、北部扎奇油田以及加拿大长湖油田开花结果。
2025年,连贵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泛黄纸页上的“问号森林”
1992年,从石油专业院校毕业后,连贵宾被分配到了新疆石油管理局勘察设计研究院工作。参加工作初期,他的首本笔记里写得最多的就是“问号”。
“一开始,我的主要职责是进行分析化验和监督检验油田化学药剂的质量。在日常工作中,我注意到新疆油田每年大量使用的化学药剂均需从外地采购,本地竟然没有生产。这一现象让我意识到,庞大的油田市场并未有效促进当地工业和经济发展。因此,我萌生了自主研发油田化学药剂配方的念头。”连贵宾说。
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多问题。
新疆油田地质环境复杂,时有面临高温、高压、高盐等极端条件,这些都对油田化学药剂的性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为了研发出适应新疆油田特殊地质环境的化学药剂,连贵宾深入一线,与工人师傅们并肩作战,了解实际操作中的需求和难题。
“油田污水成分复杂怎么处理?油田井筒出现结垢问题如何解决?如何保证药剂在高温高压下依然稳定有效?”笔记本上每一个问号都像是横亘在他面前的山岭,亟待他翻越。
同事们都说,连工的笔记本是“移动的问题库”,每个问号都是攻坚克难的起点,三十多年来,他用坏了100多支钢笔,画废了2000多张配比表格,却让油田化学领域的数十项“卡脖子”技术有了中国答案。
感叹号里的“突破时刻”
科研路漫漫,明知山有虎,连贵宾“偏向虎山行”。面对这些挑战,连贵宾没有退缩。
“最具挑战性的是油田防腐防垢防蜡脱水降粘常温集输复合药剂的研发,用一种药剂同时解决防腐、防垢、防结蜡三种问题。但缓蚀剂的作用机理与防蜡剂的作用机理存在冲突,常规的药剂不能同时解决两个问题。”
“当时压力太大了,公司对这个项目高度重视,倾注了大量的资金、技术支持,问题却迟迟没有解决。我当时天天守在实验室,总想冲着仪器喊两嗓子。”连贵宾笑着说。
2017年9月的一天,连贵宾的笔记本上出现了罕见的三个感叹号:“成功了!!!”
一年365天,连贵宾得蹲在沙漠戈壁200天。有志者事竟成,日夜坚守终得硕果。最终这款复合药剂研发成功,该技术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2020年获得克拉玛依市专利奖二等奖、自治区专利奖三等奖,平均年产值超250万元。
柜子深处的“精神传承”
随着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油田开发面临着新的挑战,难题层出不穷。
为了更好地发挥劳模的示范带头作用,把科技创新动力传递给更多年轻人,连贵宾围绕企业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和经营管理,牵头组建了劳模工作室,并主动请缨带领员工创优争先,其模范作用得到了油田各企业的一致认可。
连贵宾的笔记本里粘着油田食堂的饭票,夹着儿子寄来的贺卡,更记着各个徒弟们的学习进程。
“卜魁勇2023年获得‘克拉玛依最美科技工作者’,王良胜入选自治区天山英才培养计划、魏静克拉玛依市创新杰出青年人才选拔培养计划......”
“莫怕失败,当年我们连计算器都没有,不也算出了最优配比?”连贵宾常对学生们说道。
这些带着温度的批注,让他的团队走出了18名高级工程师。
当被问及为何坚持手写笔记三十年,连贵宾指着柜子里的笔记本说:“电脑会死机,云端会丢失,但这些带着汗渍和油渍的纸页,永远记得每一次失败和成功的温度。”在他看来,百余本笔记是献给祖国石油事业的“情书”,更是一位无党派代表人士对“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生动诠释。
走出办公室,油田的磕头机在暮色中起落,连贵宾眼底闪烁着与戈壁星辰同频的炽热,“我的笔记写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写在准噶尔盆地、写在天山南北的油田工地,是新疆这片沃土成就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