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乌孜别克族女律师,法蒂玛·马合木提创办了一家律师事务所。今年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的法蒂玛·马合木提,在用法律方式维护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上倾注了数十年的心血,她的手机也成了新疆各族群众的法律热线。
法蒂玛·马合木提常说:“我最大的成就感来源于看到各族群众的困难得到解决,能为他们做实事。”四十余年的职业生涯中,她深耕法律领域,主动把法律服务、维护妇女儿童权益、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民族团结等工作融入依法治疆具体实践中,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出积极贡献。
甘做民族团结的“石榴籽”
法蒂玛·马合木提从小生活在被称为“民族团结沃土”的塔城地区,29个民族在这里共居一座城、共吃一桌饭、共建一个家,大家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形成了独特的塔城民族团结“金字招牌”。
法蒂玛·马合木提的家也是民族团结的一个缩影,这是一个由汉族、回族、乌孜别克族、朝鲜族等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温馨大家庭。她的父亲是移居中国的第三代乌孜别克族侨眷,母亲是来自甘肃的回族。由于父亲工作的关系,法蒂玛·马合木提自小在牧场长大,牧场生活着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等多个民族的居民,这样的成长环境,让法蒂玛·马合木提学会了多种语言。
多元文化的生长环境给了法蒂玛·马合木提爽朗的个性和宽广的心胸,在与各民族邻居朝夕相处的过程中,“各民族一家亲”的理念深深地烙印在法蒂玛·马合木提的心里。在成为律师特别是全国政协委员后,法蒂玛·马合木提将大量精力投入到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的工作中。
“我很容易和各族群众相处,从来没感到有什么隔阂,这与我的家庭和成长环境有很大关系。”法蒂玛·马合木提说。
法蒂玛·马合木提的家正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呈现。在塔城,像法蒂玛·马合木提家这样的多民族家庭有很多,正是这种包容、多元的塔城文化,让她无论走到哪里,都深爱着家乡,用心维护民族团结,这也正是这个家庭共同的精神追求。
当好服务群众法律人
从新疆大学法律系毕业后,法蒂玛·马合木提便立志“以法律宗旨服务家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成了她一生的不懈追求。
1995年,法蒂玛·马合木提在塔城市创办了一家主要服务于少数民族的律师事务所,同时设立了“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工作站”及“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律工作站”,先后培养出包括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在内的40多名法律工作者,无偿为塔城地区各族群众提供帮助,维护合法权益。
“律所、工作站虽然设在塔城,但是全疆各地的群众都很信任我,有困难愿意找我。我的两部手机24小时开机,每天至少有十几个咨询电话。1997年到现在,每天都是如此。”说起自己那部“法律热线”手机,法蒂玛·马合木提没有无奈和疲惫,而是满满的自豪。
为提升妇女维权意识,法蒂玛·马合木提联合有关人士推出了简单易懂的普法书籍《家庭与法律》,深受新疆各族女性的欢迎。她还坚持无偿为自治区各级妇联妇女儿童维权服务中心提供支持,通过“12338”妇女维权热线,广泛提供法律咨询,切实将关怀送达每一位需要帮助的妇女儿童身边。
2020年7月,回族小伙子马英军因工致重伤,急需手术却面临经济困难,法蒂玛·马合木提得知后,主动伸出援手,免费提供法律援助,帮助他获得合理赔偿。
做好履职尽责的笃行者
法蒂玛·马合木提曾先后担任过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对我而言,无论是政协委员,还是人大代表,都是很高党和人民对我的肯定和认可。我深感责任重大,肩上的担子很重。”法蒂玛·马合木提说。
在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期间,法蒂玛·马合木提聚焦党委中心工作,立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写成报告。履职以来,她共提交了涉及少数民族妇女权益、民族政策、环境保护、国际交流、法治建设等方面的提案80余份。
在担任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期间,法蒂玛·马合木提围绕少数民族妇女健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等察事情、建真言、献良策。2018年3月,法蒂玛向全国人大提交《南疆四地州深度贫困地区开展贫困人口大病补助医疗普惠保险的建议案》,该议案被全国人大民宗委列为重点议案。经评估,财政部出资3亿元为南疆深度贫困人口提供基本医疗保障。
霍尔果斯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桥头堡”,是新疆发展的重要支点。2019年11月,法蒂玛·马合木提组织五位新疆籍全国人大代表赴霍尔果斯口岸调研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建设工作。2020年5月,她向全国人大提交《关于加快建立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纠纷化解平台的建议案》,被最高人民法院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