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3年11月10日,在全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宣读了《关于表彰第五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决定》,对100名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进行表彰。即日起,我们将陆续刊发他们创新创业、回馈社会等事迹。
“很庆幸,我没让这个传统品牌蒙尘。”帕尔哈提·如孜坦言,“喀春”接过了“八一”的招牌,延续了它的光荣。他也接过了老董事长的接力棒,幸不辱命。
从新疆喀什地区八一粮油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到如今的新疆喀春粮油有限公司,20余年间,企业从单一的面粉加工厂发展成集粮油加工、优质原料生产等多元一体的大型粮油加工企业。在公司“老员工”李安江看来,企业的转型升级,离不开各级党和政府的支持,离不开帕尔哈提·如孜的努力,带领大家让公司焕发了新生机。
初心成就梦想
2008年,为了实现父亲让他建设家乡的愿望,33岁的帕尔哈提·如孜放弃银行的稳定工作回到喀什。凭借充足的知识储备和努力奋进的精神,成功入职新疆喀春粮油有限公司并被聘为公司副总经理。
面对人生的转折点,他很忐忑。“没想到初到公司,老董事长就给了我充分的肯定和信任,让我负责公司财务和面粉原料小麦的采购业务。”帕尔哈提·如孜回忆说:“受自然灾害影响,当地小麦减产,公司面粉加工厂已停工了近两个月。”
为不辜负信任,帕尔哈提·如孜带队前往河南采购小麦。“在同事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在河南多地考察了很久,成功采购回了1.7万吨优质小麦,面粉厂终于复工复产了。”他表示,这是他融入这家企业的开始。
真正让帕尔哈提·如孜在公司立足立信的是他到公司的第二年,完成了“喀春”多年来的规划。
“其实公司早就有开设油脂子公司的想法,但可能囿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实现。”2009年,帕尔哈提·如孜带着大家,精心筹备、攻坚克难,新疆喀春粮油有限公司子公司喀什新丝路油脂有限公司应运而生,次年便投入了生产。
谈及如何完成了这项壮举?他坦言,做企业除了要做好顶层设计,还要做好资金的运转。
彼时,很多企业对银行业务不甚了解,所以无法取得银行的信贷认可。熟悉银行业务的帕尔哈提·如孜第一时间发现了这个症结。
“记得当时我做了充足的准备和农发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喀什地区分行)洽谈,没想到竟然遇到了来喀什视察的农发行总行领导,在给对方客观阐述了想法之后,当即得到了肯定。”帕尔哈提·如孜说:“银行第二天就对公司进行了调查分析,2000万元的固定资产贷款很快就到账了,创了当时喀什企业贷款的先河。”
据了解,“喀春”后期不仅清还了银行贷款,其油脂子公司也创造了相当可观的利润。帕尔哈提·如孜也凭借出色的策划及领导能力,在2018年成功当选新疆喀春粮油有限公司董事长。如今,企业在他带领下已成为当地粮油行业的翘楚。仅2023年,该公司总资产规模已达到2.9亿元,销售收入2.7亿元,纳税额306万元,银行资信等级被评定为AA+。
良习成就未来
“现在我每天都非常忙碌,公司刚移新址,有很多事亟待处理。”可以看到,帕尔哈提·如孜的办公室只有一张简单的办公桌,桌面和座椅上甚至散落了一层尘土。他说:“现在基本不常待在办公室,每天不是在和营销人员沟通,就是在和客户沟通。”
在帕尔哈提·如孜看来,想规划好公司的发展,就必须要对各方人员有充分的了解。因此,他养成了事必躬亲的习惯。他说:“只有去跟营销人员沟通,才能明晰客户的想法,才能及时发现公司员工的优缺点,以便及时调整营销策略及选人用人策略。”
坚持“以事择人”与“人事相宜”相结合,通过员工的反馈与建议倒推产品结构变化和服务的跟进,是帕尔哈提·如孜的工作原则之一。他表示,企业成立至今近25年,有所成的最大法宝就是维护企业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
推进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帕尔哈提·如孜高度重视市场调研,他认为,公司要发展,也必须遵循这一要求。为此,公司建立了新的生产基地,小麦消耗量从每日350吨增至每日800吨,面粉产量也从日产240吨增至600吨左右。
为什么敢如此投入?很多公司股东对此曾提出反对意见,但都拗不过帕尔哈提·如孜的坚持。他表示,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指出,喀什片区依托国际贸易物流通道优势,重点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推动进口资源落地加工,打造联通中亚、南亚等市场的商品加工集散基地。“喀春”置身其中,更需要把握良机,增资扩产是长远之策。
他介绍,今年3月,公司已在当地自贸区备案,成为进口小麦定点加工企业,新的生产基地已享受了国家政策红利。6月,他申请配额进口哈萨克斯坦的高筋小麦对其进行精深加工。
在总结公司近年来发展状况时,他说:“只有不断学习、不断适应新时代发展,才能不被市场淘汰。作为公司负责人,不仅要对公司发展负责,更需要对这400多名员工负责。督促大家学习进步,则是我的责任之一。希望公司全体员工能养成学习钻研的好习惯,不断提高能力素养,并形成企业文化,以适应市场的不断变化。”
发展不忘责任
在推动公司产业链发展的同时,要把践行社会责任与公司未来发展结合起来,帕尔哈提·如孜锚定了这一新思路。
他介绍,进行精细化生产,持续扩增面粉产品种类,不仅扩大了公司,也增加了就业岗位,实现了一举两得。同时,公司在喀什市阿瓦提乡种植的2500亩小麦,带动当地村民就近就业。
面对当地人均小麦种植量较少且分散问题,帕尔哈提·如孜提出了施行“订单农业”计划,让当地农户种植各品种小麦,为公司提供了多元化原料,也帮助群众实现了增收。
与此同时,帕尔哈提·如孜及公司积极投身各项公益慈善事业,常年为当地残疾人联合会、福利院、红十字会及大学生等捐资捐物,树立了良好的公司形象。
新疆粮食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喀什地区企业家协会粮食行业副会长、国家税务总局喀什地区税务局特邀监督员、喀什市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个人……面对众多荣誉,帕尔哈提坦言,比起这些,他更希望公司能不断发展壮大,让新疆粮油走进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