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人的奶茶会”:以茶为媒聚人心 携手共绘同心圆

来源:伊犁州党委统战部

伊犁州积极探索,建立“伊犁人的奶茶会”居民议事品牌,通过“学一篇习语、讲一段政策、解一个问题、聊一周家常、教一句国通语、唱一首红歌”等“六个一”方式,精准解决各族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真正以茶为媒聚起万家心,以情为纽共绘同心圆,成为基层治理中增进团结、凝聚合力的生动注脚。

茶香里的平等议事 搭建各民族共商共治的“连心桥”

“伊犁人的奶茶会”源于当地群众围坐饮茶、共话家常的传统,如今已发展为基层治理的创新平台。

伊宁市潘津镇苏拉宫村以“伊犁人的奶茶会”为桥梁,聚焦美丽乡村建设,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展示+自主商议”的形式,引导村民规划庭院功能分区、改善人居环境,鼓励发展果蔬种植、特色民宿等“庭院经济”,实现环境美化与增收致富双赢。

伊宁县胡地亚于孜镇博斯坦村组织群众、农牧民党员开展“伊犁人的奶茶会”议事活动,各族群众欢聚一堂,品奶茶、叙情谊、话发展,现场评选“美丽庭院”示范户,围绕环境卫生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广泛收集群众意见,让各族群众在交流中凝聚起共建美好家园的共识与力量。

这种“民事民议、民事民商、民事民决”的模式,巧妙地将议事场景从严肃的会议室搬到充满生活气息的庭院葡萄架下,以一碗碗醇香的奶茶为情感纽带,组织大家围坐在一起,为村里的发展出谋划策,为邻里的难题奔走协调,在一次次协商中增进理解,在一遍遍沟通中凝聚共识。2023年以来,“伊犁人的奶茶会”为各族群众办理民生实事6.67万件,真正实现了“政府与群众零距离,民声与民生落地有声”。

奶与茶的交融共舞 构建多民族文化互鉴的“大课堂”

奶茶会不仅是议事平台,更是文化交融的生动课堂。

在六星街社区,哈萨克族毡房、伊犁蓝窗等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碰撞,文创店“云沃”通过奶茶会收集各族居民建议,将维吾尔花茶、哈萨克奶茶与文创产品结合,打造“可带走的新疆记忆”。

语言学习也融入茶香中,霍城县惠远镇央布拉克村以奶茶会为载体,开设“六点半课堂”,组织返乡大学生教居民写好、说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铜壶煮茶的烟火气中,拼音的韵律与鲜活的词句悄然融入日常,在茶香氤氲里实现“语言相通,进而促进心灵相通、命运相通”,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扎根。

各族群众在共学政策、共唱红歌、共话家常的温馨互动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相拥,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成为沟通的桥梁,让中华文化成为大家共同的精神家园,不断凝聚起同心向党的强大合力。

杯盏间的命运与共 绘就民族团结进步的“同心圆”

奶茶会以民生“小切口”推动社会“大治理”,更以榜样力量引领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霍城县芦草沟镇四宫村通过奶茶会学习“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周东江的事迹,他曾在调解纠纷时用一杯奶茶缓和矛盾,在抗洪后与群众共饮奶茶传递温暖。这种“身边榜样”的力量,通过奶茶会的讲述变得可触可感,激励各族干部群众将“一时感动”转化为“长期行动”。

在伊宁县喀什镇赛皮尔村,人大代表在葡萄架下的奶茶会中推动巷道整治、安装路灯,让“路要平、水要清、人要笑”的承诺落地;特克斯县茶文化巷则以“醇香奶茶”为纽带,将各民族紧密相连。在这里,精美的茶具似无声的使者,静静诉说着不同民族的审美与精湛技艺,精致的茶点如缤纷的音符,奏响着各民族饮食文化的和谐乐章,各族群众热情相邀,与游客一同围坐,分享着奶茶的温暖,交流着茶具背后的故事,品味着茶点中蕴含的民族风情,游客们穿梭其间,深度体验着多元文化相互碰撞、彼此交融的魅力,感受着各民族在茶香中携手共进、亲如一家的深厚情谊。

简单的一杯奶茶,架起了一座无形的桥梁,它连接着各族干部与群众,交融着心灵与情感,传递着榜样的精神与时代的强音。“伊犁人的奶茶会”正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宏大主题融入寻常茶叙,嵌入百姓生活,落于具体行动的鲜活实践,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在各族群众守望相助、共同奋斗的日常点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