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州:同心筑梦促交流 青春作笔绘团结

来源:昌吉州党委统战部

近年来,昌吉州聚焦有形有感有效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疆实践,以深入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为核心抓手,持续深化青少年“筑基”工程,有力促进了各族青少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筑基工程塑魂 思想引领聚同心

强化课堂主渠道。出台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开齐开足思政课,配强配优思政教师队伍,将州县党委、政府、人大、政协领导及老专家、老教师纳入领导干部讲思政课师资库,大力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深化《可爱的中国》《中华民族大团结》《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等教材运用,将“五个认同”教育深度融入课堂。

昌吉市第四幼儿园的孩子们在学做香囊。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学校社团活动、专题讲座、比赛展览、艺术文化节等多种形式,扎实推进经典名著、戏曲、书法、国画、剪纸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不断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用中华文化浸润师生心灵。组织开展昌吉州首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暨“戏曲进校园”活动,录制京剧、秦腔、豫剧、新疆曲子戏等优秀戏曲作品16部。投入专项资金持续美化校园环境,打造民族团结文化墙、校史馆等阵地,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浓厚氛围。

交流计划搭桥 深度交融共成长

全面推进混班混宿。通过优化学校布局、调整招生片区等形式,科学合理推进各级各类学校混班混宿,构建互嵌式学习生活环境,让各族学生在共居共学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有力地推动各族师生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奇台县第一中学组织18名榕奇两地学生代表,赴北京开展“山海和鸣·榕奇同心——祖国情·中华行”交往交流交融活动。

深化拓展结对共建。依托援疆机制,昌吉州各类中小学与福建、山西等援疆省市学校结对共建持续深化,两地各族青年学生结成朋友。精心打造“祖国情·中华行”“丝路同源·山海交响”“汾水连天山”等品牌研学项目,打造疆外研学经典线路15条,2500余名学生赴北京及援疆省区开展交流研学。在“送出去”的同时,通过“请进来”的方式,邀请177名福建省、山西省学生来昌吉开展“手拉手”联谊活动,各族青少年学生在交流互动中增进了解、加深友谊、促进团结。同时,稳步落实对口援疆招生计划,为更多学子拓宽成才之路。

文化浸润强基 实践研学增认同

用活本土红色资源。充分利用北庭故城、唐朝墩古城遗址、昌吉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馆、各级博物馆(纪念馆)、昌吉烈士陵园、军垦博物馆等丰富资源,精心设计研学路线。深入开展“万名红领巾心向党”“红领巾小小讲解员”活动,组织中小学生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了解历史、热爱家乡、增强认同。

昌吉州二中学生参观昌吉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馆。

共筑语言心灵桥梁。坚定不移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深入推进“童语同音”计划,分阶段强化幼儿、义务教育及中高职阶段语言能力培养。制定义务教育阶段12个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规范,分层分类开展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培训,在岗教师全部达到国家和自治区规定标准。创新开展千人经典阅读暨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团体大赛,带动8万余户家庭参与“小手拉大手”活动。开展全国推普周宣传教育活动,覆盖群众40万余人。全州共建设8间智慧书法教室、7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训练教室,营造了全社会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