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深调研、挖亮点、促交流。为进一步挖掘推广基层统战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推动交流互鉴,1月15日,“丝路同心圆·基层行”第三站走进阿克苏市、库车市、拜城县、温宿县、柯坪县,深入基层一线,进行深度采访报道。采访成果将以“图文+短视频”形式,在自治区党委统战部“一刊一网一号”宣传平台刊发。敬请关注!
2023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指出,“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明确了民营经济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近日,“丝路同心圆·基层行”采访组走进阿克苏地区柯坪县和拜城县,实地走访新疆新驼乳业有限公司、新疆天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等民营企业,感受民营经济在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文化认同、促进民族团结过程中如何发挥“生力军”作用。进入柯坪县城,“中国驼城新疆秘境”的欢迎标识映入眼帘,驼城博物馆、新驼乳业等无处不在的骆驼元素,让人真切感受到柯坪就是一座名副其实的“驼城”。
畜牧业是新疆传统优势产业,作为全国五大牧区之一,近年来,新疆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现代畜牧业。柯坪县借助资源优势,引进驼奶企业,推动驼奶产业向规模化、品牌化、高端化等方向发展,不断延伸驼奶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帮助各族群众增收致富的同时,助力乡村振兴。
新疆新驼乳业有限公司近年来的发展历程,正是柯坪县举全县之力发展骆驼产业的一个缩影。该公司董事长赵林表示,公司扎根柯坪以来,始终秉持共富理念,带动各族群众就近增收。通过打造“科技研发、企业转化、基地带动、合作社辐射”的骆驼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与全县驼农签订长期购奶合同,着力解决驼农驼奶销售渠道窄的问题。
赵林还说,公司还注重挖掘岗位带动本地群众稳定就业的作用,做到奶源收购和带动就业两手抓、两促进。目前,为当地群众提供了150个工作岗位,人均工资5000元以上,间接带动全县245户骆驼养殖户增收5000万元以上,将柯坪县骆驼产业打造成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
近年来,随着新疆医药工业的迅速发展,国家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支持,中药材的种植加工正在新疆多地悄然崛起,多地积极引进中药材龙头企业,开展种植示范,越来越多的各族群众主动参与到中药材种植、加工、生产中。
在拜城县察尔齐中药材加工园中,浓郁的中草药气味无处不在,仓库里整齐堆放着园区企业新疆银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从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中草药种植户手中收购的中草药。
公司负责人王军说:“公司采取‘党支部+合作社+村集体+农户+企业’的模式,规模化、标准化、科学化种植黄芪、板蓝根等中药材8500亩,亩产经济效益达2500元,为周边乡镇各族群众提供就业岗位1500余个,人均增收3000元左右,帮助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创收。”
当前,新疆中药材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以中草药农业为基础、中药材产业发展为纽带,新疆中药材产业发展已经步入新赛道。
依托当地农业资源禀赋,新疆银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立足中药材产业,不断延伸中药材加工产业链,助推当地农业发展转型升级,为各族群众增收、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同时,以中草药文化作为助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媒介,不断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中草药体验馆内由各类传统中药材切片拼成的各省份地图。喇小飞摄
在园区的中草药体验馆内,悬挂着数幅由各类传统中药材切片拼成的各省份地图,向前来参观研学的各族群众直观展示了中华传统中医药文化。
王军说:“过去乡镇的各族群众不了解中药材,我们通过引导他们种植中药材、带动就业增收的方式,让他们主动去了解中草药文化,结合体验馆开展的各类文化交流和体验活动,让他们深入了解、传承中草药文化,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是新疆农业转型升级的具体表现。各族群众“菜篮子”的丰富与否,则反映着新疆农业生产能力的提升。近年来,新疆以设施农业为重点的蔬菜产业加快发展,科技助力、产业化运营使冬春蔬菜自给率大大提高,“疆”字号绿色有机果蔬走出了一条产量高、品质优、效益好的农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时值冬日,柯坪县绿色戈壁设施农业产业园的温室大棚中绿意盎然,蔬菜、水果郁郁葱葱,养殖桶里的虾活蹦乱跳。
柯坪县绿色戈壁设施农业产业园的温室大棚中,蔬菜、水果郁郁葱葱。喇小飞摄
“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事关千家万户,是最基本的民生。近年来,柯坪县坚持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上谋思路、做文章、出实招,引进民营企业发展戈壁生态农业,盘活戈壁闲置资源,在戈壁滩上建园区、搭温室、种蔬菜瓜果,不仅丰富着各族群众冬日的餐桌,也不断助推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在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路上行稳致远。
“同样是种麦子、种恰玛古,养羊、养骆驼,现在大家的积极性比以前高多了。一方面是国家出台的惠农政策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是家门口有了龙头企业。”柯坪县阿恰勒镇盖孜力克村村民阿木东·提依甫说。
在过去,柯坪县经济社会发展既受到现实环境条件制约,也有缺乏产业带动的原因。近年来,柯坪县一些农业产业化企业坚持发展特色农业,通过创新驱动、强化科技支撑,传统农业开始突围。看似不起眼的面粉、恰玛古、羊肉等农产品,却打出了一个个响当当的“疆字号”农产品品牌,当地各族群众的经济收入因此而受益。
图为新疆艾力努尔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特色农产品“恰玛古”系列产品。喇小飞摄
新疆艾力努尔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阿地力江·尼亚孜感慨道,公司立足当地特色农业资源,从一家小型面粉厂逐步成长为拥有面粉加工基地、恰玛古加工基地、3万亩绿色有机基地等五大产业园的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通过“企业+农户”合作方式,带动全县农牧民稳定就业183人,季节性务工人员超300人。
新疆是农业大区,具备发展现代农业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条件。同时,新疆农村人口多,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改善提升农民生活水平离不开“三农”工作有力支持。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新疆天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是拜城县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近年来,该公司通过科技创新,研发出15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同时带动12个县市(团场)、26个乡(镇)、70多个村(连)的近2万制种户增收4亿多元,良种推广面积超1100万亩。
图为新疆天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研发出的高产农作物品种。喇小飞摄
“为更好地助力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公司2019年成立党总支,将党建融合到科研育种、人才培养等工作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走出了一条党旗红、科技兴、产业旺、群众富的发展之路,实现了企业发展、群众增收与乡村振兴的协调发展。”该公司党总支书记、董事长吴洪涛说。
为帮助更多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公司还组建了科研育种、安全生产、技术服务、民族团结和乡村振兴五支党员先锋队,常年在生产一线为各族群众提供各类服务。
作为拜城县民族团结发展促进会的会长,吴洪涛勇立维护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潮头,带领公司和民促会会员积极为周边乡镇各族群众开展科技培训,每年开展各类培训逾80场,受益群众超1.2万人次。每年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还邀请各族群众一同开展联欢晚会、包粽子等联谊活动,不断增进各族群众“五个认同”,将维护民族团结做到深处、实处。
当前,新疆政策、资源、区位等优势日益凸显,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向好,为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了广阔天地。广大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新疆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财政税收的重要来源、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在服务改革发展稳定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的发展道路上,新疆民营企业未来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