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花开,籽籽相拥。
2025年以来,奎屯市以每月16日民族团结进步“石榴日”主题活动为载体,创新推出“菜单式+特色化”活动体系,形成全域联动的活动矩阵,通过探索常态长效运行机制、构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平台,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奎屯大地绚丽绽放。
“一盘棋”统筹谋划,构建全域联动新格局。制度设计方面,构建“1+N”活动体系,制定《奎屯市民族团结进步“石榴日”主题活动套餐》,配套文化体验、青少年教育、惠民服务等N个领域专项活动,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专项经费保障活动实施。活动形式方面,以单位(部门)、街道(乡)、社区(村)、小区网格为单元,构建多层级联动网络,催生出文化传承、教育实践、主题展演、民俗体验等10余类丰富多元的活动形态。开干齐乡将“石榴日”主题活动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常态化开展“芍药花文化旅游节”“采摘节”“星空露营”等活动,形成“旅游+民族团结”的鲜明特色。资源整合方面,联动统战、文旅、教育等多部门建立资源池,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教育基地14个,吸纳书法、非遗、国学等多领域人才50余人,为活动开展提供坚实支撑。
“一条线”贯穿始终,打造常态长效新引擎。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石榴日”主题活动从“阶段性开展”向“常态化推进”转变。实行日历式管理,形成每月一特色的时序安排,确保活动节奏有序、主题连贯。推进品牌化运作,培育“榴铸同心”教育实践、“榴芳雅集”文化体验、“榴声聚力”宣传宣讲等8个子品牌,进一步扩大“石榴日”主题活动的覆盖率和影响力。东亭苑社区“小石榴课堂”组建40余人的爱心教师团队,开设传统文化教育、心理健康辅导、健康知识普及等10余类特色课程,累计服务儿童3900人次,活动时长达3000多个小时,其经验做法被《中国组织人事报》宣传推广。通过“常态化+品牌化”运作模式,“石榴日”主题活动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念如春风化雨般融入群众日常生活。截至目前,已开展各类主题活动350余场次,覆盖各族群众8万余人次。
“一家亲”实践转化,结出枝繁叶茂新硕果。坚持把“石榴日”主题活动作为增进各民族感情、凝聚发展合力的重要抓手,推动实践成果转化为民族团结进步的生动实效。以“文化+民族团结”模式开展文艺汇演、非遗体验等活动,在“春启新程籽遇华光”活动中,各族群众共同参与书法绘画、诗词歌咏,携手完成象征56个民族的“同心石榴图”,进一步加深各族群众对“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认同。实施“石榴籽惠民工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20余件。火车站街道“温暖回家路”志愿服务为返乡群众提供票务协助、物资帮扶等服务;开干齐乡将“石榴日”主题活动与农产品展销、技能培训结合,带动村民增收,让各族群众在发展中共享成果;全市各单位(部门)开展“百家宴”等走亲访友活动263场次,办好事实事275件,捐款捐物累计31万余元,惠及各族群众2.2万人次。
下一步,奎屯市将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做好民族工作,持续推进“石榴日”品牌建设,丰富“菜单式”活动供给,深化“石榴日+”融合模式,不断拓展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广度和深度,让各族群众在共品文化、共学技能、共解难题中越走越近,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贡献奎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