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地区:“三个坚持”谱写以旅促融新篇章

来源:阿克苏地委统战部

编者按:近年来,旅游业已成为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桥梁纽带和重要载体。4月8日,2025年自治区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广推进活动在库车市举办,活动分享了2024年全区各地旅游促“三交”工作经验、典型案例等。“丝路同心圆”近期将在“旅游促‘三交’”专栏,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些“以文塑旅、以旅促融”新做法、新变化、新发展。

近年来,阿克苏地区坚持把文旅产业作为惠民富民、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战略支柱性产业来培育,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以有形之举、有感之策、有效之方推动旅游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

坚持“活化利用”,以有形之举促“三交”

挖掘阐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考古实物、历史事实、文化遗存,先后投入2456万元,实施文物保护、抢险加固、考古发掘项目7个,完成苏巴什佛寺遗址、龟兹故城和乌什吐尔遗址等考古发掘,有效填补了阿克苏春秋战国至元明时期考古发掘空白,充分印证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常态开展“流动博物馆”巡展,加强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印记的宣传展示,《巍巍中华 守护有我——阿克苏地区长城资源展》在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获全国性推介;龟兹魏晋遗址博物馆“大历史叙事视角下的遗址保护与活化利用”项目荣获全国考古遗址保护展示十佳案例。

办好“读懂中国·龟兹文化论坛”,编撰书籍《文物里的阿克苏》,为持续深化青少年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筑基、固根、守魂。国家级非遗歌舞音诗画剧《多彩非遗》在浙江省温州、杭州、丽水等地展演交流,现场群众反响热烈。

坚持“以文化人”,以有感之策促“三交”

充分运用凝聚各民族共同经历、共同创造、共同记忆、共同情感、共同认可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积极打造阿克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国学书院、唐安西都护府文化园等教育基地、示范点300余个,常态开展“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参观学习活动,覆盖各族干部群众192.3万人次。投入1.02亿元,推动公共文化场馆提升服务效能,101个城市书房、76个文化大院建成投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基层文化阵地实现全覆盖。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送戏下基层”等文化惠民活动1.1万余场次,让各族群众“乐”在一起、“融”在一起。圆满完成2024年央视春晚喀什分会场参演、巴黎奥运冠军天团来阿巡回宣讲等14项重大演出任务,成功举办2025年自治区“群众村晚”阿克苏分会场活动,《杏花之约·丝路龟兹》《春风吹绿柯柯牙》等精品剧目有力呈现各民族深入交流、团结和睦、共建家园的繁盛景象。

坚持“文旅铺路”,以有效之方促“三交”

坚持用新时代阿克苏故事激发各族群众爱国爱疆热情,多层次、多角度讲好以柯柯牙纪念馆为代表的各民族战天斗地、共建美好家园故事,以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为代表的各族群众屯垦戍边、艰苦创业故事,以王三街为代表的各民族守望相助、共同发展的民族团结故事,积极培育彰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旅游线路24条,指导创建民族团结示范景区28家。库车龟兹小巷改造案例得到国家和自治区领导肯定并在全疆推广。天山托木尔景区“十年磨一剑”,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阿克苏地区文博院被评为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库车市热斯坦旅游休闲街区入选为全疆唯一一家第四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阿克苏地区2024年国家级文旅新品牌创建成绩位列全疆第一,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保有量位居全疆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