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阿克苏地区乌什县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以全国首创的县级儒学研学基地——南孔儒学研学基地为依托,多措并举,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时代实践,在边疆地区书写“各民族文化交流共融、各族群众心灵相通”的动人篇章。
联合推动,共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心舟”
浙江衢州作为孔子后裔的世居地和第二故乡,孕育出的南孔文化是儒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乌什县深刻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与衢州市援疆指挥部共同规划,先后投入1300余万元,大力推进南孔儒学研学基地项目建设。通过贴近群众、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乌什历史文化与南孔儒学文化,促进两地在文化、艺术、人员等多方面的交流,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深走实。
目前,乌什县南孔儒学研学基地已成为当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沿阵地。该研学基地以“衢乌大同・礼乐小康”为设计理念,构建起三大创新维度。独创的“听库尔班讲”沉浸式课堂,将改革先锋库尔班・尼亚孜的奋斗历程与儒学经典有机结合。通过儒泽流芳、南孔弘道等七大主题展区,融合衢州儒城与边城乌什的文化精华,为乌什各族干部群众提供了一个了解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推动南孔文化在乌什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创新举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亮点”
乌什县南孔儒学研学基地自2021年11月启动以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任务,通过“文化浸润+创新实践”双轮驱动,系统构建了“南孔文化+三维传播体系”,成功打造出具有边疆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样本,为新时代民族文化传承发展提供了创新范例。
基地建设聚焦“场景化浸润”与“立体化传播”,形成五大特色工程:一是建设孔子圣像文化地标,以中华文化符号唤醒文化认同;二是构建南孔智慧书屋,通过“典籍研读+非遗体验”的复合空间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传承;三是创新开设云端《论语》讲堂,运用数字技术搭建“永不落幕”的文化传播矩阵;四是组建“8090南孔石榴籽”青年宣讲团,以青年话语体系探索经典传播新路径;五是打造沉浸式儒学夏令营,通过“六艺”实践、国学雅集等特色活动,让各族青少年沉浸式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这一系列创新实践打破了传统宣教模式,通过视觉呈现、场景体验、年轻化表达的多维融合,让各族群众充分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滋养, 厚植铸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沃土”
走进乌什县南孔儒学馆,“仁义礼智信”“忠孝、仁爱、悔过”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扑面而来。儒学馆通过景观小品、楹联展陈、数字屏显等载体构建沉浸式文化场域,实现了“目之所及皆有礼”的环境育人效果。“乌什南孔文化推广大使”库尔班・尼亚孜积极投身南孔儒学文化推广,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纽带,鼓励各族群众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赛丽麦・图尔荪便是众多受儒学文化熏陶的群众之一,接受“仁义礼智信”教育后,她将孝顺父母、善待他人、团结大家作为日常行为准则,在生活中践行着儒学精神,身体力行维护民族团结。
近年来,乌什县充分依托援疆优势,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先后建成中华文化大院、城市书房等一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载体,不断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软实力。南孔儒学研学基地积极宣传、推广南孔儒家文化,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取得了良好成效,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文化和精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