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深调研、挖亮点、促交流。为进一步挖掘推广基层统战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推动交流互鉴,3月17日,“丝路同心圆·基层行”第四站走进吐鲁番市以及该市的高昌区、鄯善县、托克逊县,深入基层一线,进行深度采访报道。采访成果将以“图文+短视频”形式,在自治区党委统战部“一刊一网一号”宣传平台刊发。敬请关注!
旅游,作为拉动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提升群众生活质量的关键力量,同时也是增进各民族相互了解、加深情感的重要桥梁。在鄯善县,这一作用正通过与沙漠紧密相连的文旅产业生动展现。
3月17日,“丝路同心圆・基层行”采访组走进吐鲁番市鄯善县,深入探寻这座滨沙之城如何以“沙”为笔,书写文旅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热”文章。
随着新疆旅游热度近年来持续高涨,每年3月春季杏花绽放之际,鄯善县便迎来大批来自全国各地乃至国外的游客,他们慕名前来,只为体验这里与沙漠“零距离接触”的独特大漠风情。
在鄯善县的库木塔格沙漠景区,民族团结的元素随处可见。观光道路旁、网红打卡点、线路车站等地,民族团结宣传标语醒目矗立,导游们在讲解过程中,也都会为游客讲述一个个动人的新疆民族团结故事。
俯瞰库木塔格沙漠。资料图片
在一处两面环水、绿荫掩映的高台上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仿古建筑,它就是吐鲁番郡王的鲁克沁王府凉亭,又称“花园凉亭”。它是清朝乾隆皇帝御赐的建筑,也是为了彰表吐鲁番郡王额敏和卓一生所建立的不朽功勋。
“鲁克沁王府凉亭是吐鲁番唯一的御赐建筑,彰显了新疆民俗文化的底蕴,还是具有象征意义的爱国建筑,标志着祖国统一与和谐稳定,所以这个地方也是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库木塔格沙漠景区管委会主任温静介绍。
鲁克沁王府凉亭。资料图片
近年来,鄯善县不断深挖文化内涵,创新文旅活动形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与民族团结理念深度融入旅游发展整体规划,持续拓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度与广度。库木塔格沙漠景区积极挖掘“铸牢”元素,创新宣传方式,通过树立标语、将民族团结故事融入导游讲解词、开展民俗歌舞表演、开发特色产品、举办非遗展示、组织骆驼选美等一系列举措,全方位、立体式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宣传教育。
温静表示:“今年元宵节期间,我们举办了舞社火、猜灯谜、无人机灯光秀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巧妙融入龙、伏羲、女娲等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让各族游客在游玩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增进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元宵节期间,景区举办猜灯谜等传统文化活动。资料图片
同时,库木塔格沙漠景区从自身建设抓起,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为各族游客的日常服务中,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设立了民族团结“优秀讲解员”、民族团结文明诚信商铺、开展民族团结“优秀讲解员”“服务明星”评选活动。2023年,鄯善县库木塔格沙漠景区成功申请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
“2024年,景区接待游客总量达到107.87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2500万元,为周边310余名各族群众提供了就业创业机会,成功构建起一条惠及全县1000余户、1万余人的沙漠旅游产业链。”温静介绍。
如今,库木塔格沙漠已成为引领各族群众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鄯善县正以“沙”为墨,以创新为笔,在文旅融合的画卷上,持续书写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火热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