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以文塑旅、以旅促融。如今,旅游业已成为促进“三交”的桥梁纽带和重要载体,促进各族群众相互了解、增进友谊,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近日,自治区公布了2024年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十大典型案例,以及15家示范景区、20个民俗文化旅游优选点。丝路同心圆特别推出“旅游促‘三交’”专栏,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些典型案例。
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白水涧古镇,位于达坂城盆地的南端,地处天山脚下,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关隘。走进古镇,眼前是盛唐边关军镇的威武雄姿,远眺有巍峨庄严的博格达雪峰,水草丰美,湿地连片,待到明月初上,更有“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壮美景色。
近年来,当地立足新疆旅游业发展实际,充分挖掘古镇特色资源,以历史文化底蕴为根基,找准旅游业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结合点、切入点、发力点,着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2024年,白水涧古镇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
王洛宾先生雕像。来源: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融媒体中心
提升改造,丰富文旅内容。作为历史文化重要载体的古镇,在文旅发展方面具有天然的独特优势。当地加大了对古镇的改版升级,增添了包括龙门客栈在内的风情客栈、慢城酒肆、特色美食街、大型露天星空营地、骆驼文化等配套服务项目,植入了与景区历史背景、文化故事相适应的沉浸式演艺、场景模拟、互动体验、cosplay等时尚元素。通过建设3800平方米民宿、改造王洛宾音乐馆及酒肆、铺设木屋野奢营地平台及木栈道、打造魔方钢结构装配式野奢营地等,全面提升了古镇吸引和接待游客的能力。
达坂城区白水涧古镇景区开城仪式。来源: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融媒体中心
以文会友,开展各类活动。2024年以来有关部门单位联合白水涧古镇举办“风筝节”“音乐会”“汉服文化节”、端午民俗体验等活动,此外,古镇还注重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展示传统手工艺、民俗表演等形式,让游客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古镇内的手工艺人,如剪纸艺人、泥塑匠人等,他们现场展示技艺,吸引众多游客观看、体验和感受传统手工艺的魅力。白水涧古镇通过丰富的文旅活动,为各族群众和游客搭建了一个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致力于让旅游业成为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达坂城区白水涧古镇景区开城仪式。来源: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融媒体中心
发挥作用,厚植家国情怀。作为达坂城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古镇内建设了历史文化展览馆,通过图片、文字、实物等多种形式,生动展现了古镇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历程。定期举办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如历史讲座、文化沙龙等,进一步激发游客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在这里,历史与现代交织,文化与旅游相融。未来,达坂城白水涧古镇将继续秉承“文旅促‘三交’”的理念,不断探索和创新,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同时也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供稿:乌鲁木齐市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