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深调研、挖亮点、促交流。为进一步挖掘推广基层统战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推动交流互鉴,1月15日,“丝路同心圆·基层行”第三站走进阿克苏市、库车市、拜城县、温宿县、柯坪县,深入基层一线,进行深度采访报道。采访成果将以“图文+短视频”形式,在自治区党委统战部“一刊一网一号”宣传平台刊发。敬请关注!
在祖国西北边陲的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吐木秀克镇兰干村,无论刮风下雨,34年来,伴随着嘹亮的《义勇军进行曲》,总有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迎着朝阳,在村民库尔班·胡达拜地家的院子里冉冉升起。
让鲜红的国旗在自家院子里每日升起这件事,从库尔班·胡达拜地的父亲胡达拜地·依明开始,已经持续了34年。父子俩用升国旗这一无言的行动,书写了一段感人至深的国旗情缘,更用一生的执着,诠释了对祖国无限的热爱和感恩之情。
1978年夏天,温宿县人武部组织民兵与边防官兵一起展开联防联训,胡达拜迪·依明在训练中亲眼目睹了边防官兵们对国旗的崇敬与守护,在边境线上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如同一团炽热的火焰,点燃了他内心深处的爱国热情。
图为国旗教育展馆内存放的胡达拜地·依明升起的部分国旗。喇小飞摄
胡达拜迪·依明深知,国旗是国家的象征,是无数先辈用热血和生命捍卫的尊严。从那时起,他在心中默默许下承诺,要让五星红旗在自己的家乡高高飘扬。
1991年,身为护边员的胡达拜迪·依明到吐木秀克边防派出所汇报情况,正巧看见派出所值班室的电视上正在播放天安门广场升国旗仪式。当五星红旗缓缓升起时,他感到庄严而震撼,内心瞬间冒出一个强烈的愿望:要是让鲜红的五星红旗,每天在兰干村上空高高飘扬该有多好啊!
胡达拜迪·依明的想法立即得到了派出所全体官兵的支持和鼓励,大家用树干做了一根旗杆,固定在胡达拜迪·依明家的院子中央,将所里一面崭新的国旗送给他,并教了他一些升国旗的相关知识。
第二天清晨,在官兵们的见证下,胡达拜地·依明在自家院子里第一次举行了升国旗仪式。这面飘扬在边境乡村的五星红旗,犹如一声号角,逐渐唤起了兰干村各族群众心中的爱国情怀。
起初,不少村民不理解胡达拜迪·依明在自家院里升国旗的举动,甚至有人说他“爱出风头”。但胡达拜迪·依明丝毫不受动摇,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图为老人生前升国旗的照片。喇小飞摄
1995年7月,经过严格的入党程序和考验,胡达拜地·依明如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党员,老人高兴地说:“终于完成了我多年的心愿,我要将这面国旗永久地保存起来,这是我成为一名党员的见证!”
“每天早上,父亲都会带着全家人一起升国旗,他常常告诉我们,今天和平富裕的生活是来之不易的,它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库尔班·胡达拜地说,在他的记忆里,家中虽然经济拮据,但父亲对于升国旗要花的钱却毫不吝惜。
2019年,胡达拜迪·依明老人临终前,拉着儿孙的手,让他们继续升国旗的事业。他告诉家人,这辈子没有遗憾了,希望他们继续升国旗,让爱党爱国的情怀子子孙孙代代相传。
“父亲走了,留给我们最大的财富是86面旧国旗,每面国旗的旗杆套上都有他亲手绣的年份。”库尔班·胡达拜地说。
接过父亲的“火炬”,库尔班·胡达拜地风雪无阻接力升国旗。“每次升国旗的时候,我都会想起父亲的嘱咐,一定要坚持升国旗,发扬爱国精神,做民族团结的好模范。”
胡达拜地·依明老人家如今已变成国旗教育展馆,让前来参观的各族群众传承爱国情怀。喇小飞摄
如今,在父子俩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下,越来越多各族群众被他们的爱国情怀所感染。升国旗成为兰干村各族群众的一种信念。每逢周一,村里有不少党员、群众会自发来库尔班·胡达拜地家参加升国旗,共同见证国旗冉冉升起的庄严时刻。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
胡达拜迪·依明用几十年的坚守,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位普通老人对祖国的赤诚之心;升国旗这一无言行动,告诉我们爱国不仅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
他的故事激励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族群众,要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国家的发展中去,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之中。只有这样,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各族群众才能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书写出更加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