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大巴扎景区:文旅融合绘就民族团结“同心圆”

来源:丝路同心圆

编者按: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9月27日在北京举行,352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368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受到表彰。其中,新疆(含兵团)有22个集体、26名个人获表彰。这些模范集体和个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深刻内涵,“丝路同心圆”开设了“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专栏,推出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国庆期间,乌鲁木齐大巴扎景区内游人如织,身着各民族服饰的游人在相机中记录美好瞬间,售卖各民族乐器的店铺门前挤满询问的客人,欢快的音乐节奏吸引着全国各地游客,大家在广场上欢快起舞。

国庆假期,乌鲁木齐大巴扎景区内游人如织。喇小飞摄

近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举行,乌鲁木齐大巴扎景区综合服务中心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乌鲁木齐大巴扎景区综合服务中心坐落于乌鲁木齐市天山区,面积0.4平方公里,有各民族商户2588户、5536人,辖区内的新疆国际大巴扎商户林立、游人众多。作为新疆特色旅游窗口,大巴扎生动展示着新疆各民族的特色文化,是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乌鲁木齐大巴扎景区综合服务中心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充分发挥大巴扎“金名片”综合集聚效应,打造“民族团结进步+文旅”的文化交汇圈、共同富裕圈、各民族朋友圈“三圈”特色品牌。

“我们积极构建‘街道党工委—商圈党委—基层党支部—党员商户’四级组织架构,先后打造大巴扎宴会厅、第一观光塔等具有新疆各民族特色的建筑,通过改造大巴扎手工作坊街,引进各民族乐器制作、毛皮画等国家、自治区级非遗项目,开展婚俗文化秀、天马巡街、戏曲进景区等系列文体活动,让游客在游、逛、购、赏的同时充分感受到新疆各民族多元文化的独特魅力。”乌鲁木齐大巴扎景区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白昀剑说。

观光塔前的广场上,各族群众在音乐声中欢快共舞。喇小飞摄

热腾腾的馕新鲜出炉、特色干果摆满货架、抓饭烧烤香气诱人……乌鲁木齐大巴扎景区步行街上每天都热闹非凡。景区综合服务中心为各民族创业者提供政策扶持、减免租金、发放小额贷款等,通过优化商业网点布局、优化营商环境等举措,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吃上旅游饭、走上增收路。来自和田地区墨玉县的阿卜杜力木通过开烤鱼店买了车房,一家人在乌鲁木齐扎了根;来自河南的杨润把古老的喀什土陶和现代文化相结合,店铺年净利润近30万元……

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政策扶持让商户和周边居民共同受益。据统计,乌鲁木齐大巴扎景区已为周边居民提供500余个就业岗位,扩大就业、富民惠民的效应逐渐放大,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发展红利。

国庆期间,在乌鲁木齐大巴扎景区经营手工铜器的商户苏来曼·麦麦提敏特别忙碌。“如今生意旺,有我好兄弟张兴健一半的功劳。”苏来曼说,他和张兴健在做生意的过程中相识,你来我往中成了朋友。

几年前,苏来曼想换个位置好的店铺,差6万元。张兴健知道后慷慨解囊,让苏来曼感动不已。去年,张兴健装修新店铺,人手不够,苏来曼让妻子看店,自己前去帮忙。“我们是一辈子的好兄弟,要一起努力让日子越过越红火。”苏来曼说。

游客在乌鲁木齐大巴扎景区内旅拍。喇小飞摄

乌鲁木齐大巴扎景区服务中心还围绕“我们的节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等多个主题,广泛开展邻里节、百家宴、寻找“56颗石榴籽”等活动,让各族群众在交往交流交融中不断增进感情,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扎根心灵深处。

“这两天景区日均人流量超15万人次,服务中心也将用范围更广、层次更深、水平更高的文旅融合内容,欢迎天下客,让各地游客、各族群众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增进感情,了解新疆、爱上新疆。”白昀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