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第九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精神,拓宽受援地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空间与平台,广东援疆念好“破、润、拓”三字诀,与福建援疆签署《关于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领域合作的框架协议》,联动广东、福建、新疆(兵团)三省区,常态化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多样化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活动,引导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念好“破”字诀,联动三省区建立“三交”的长效机制。广东援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抓手,联合粤闽新三省区,扩大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范围,广泛发动各族群众在参与民族团结进步上做文章。在工作机制上突出加强协同合作,建立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合作专班,定期召开对接会议,制定年度合作计划,推进合作事宜。在平台建设上突出共建共享,广东援疆、福建援疆强化资源统筹整合力度,加强资源共享、载体共建和活动共办,联手打造“广州—龙岩—疏附—呼图壁”等精品路线,并根据实际举办南北疆文化交流、粤闽文化团队到双方受援地交流等活动,打造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载体、新平台。
念好“润”字诀,挖掘中华文化资源禀赋增进文化认同。广东援疆、福建援疆坚持增进民族团结、广泛凝聚人心的工作定位,挖掘好、发挥好红色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文明等资源,把浸润人心、增进认同的工作落到实处。广东和福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非遗文化、华侨文化的“富矿”,也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广东援疆、福建援疆依托广东的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改革开放展览馆、侨批文物馆等,福建的古田会议会址、宁德下党乡、武夷山、“晋江经验”馆等文化资源,发挥其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作用。在粤闽新2024年“石榴籽一家亲”中小学生同心营举办期间,喀什学子深入特色文化“打卡点”,体验粤闽两地的红色文化、侨文化及地方特色文化,增长见识,培育家国情怀。同时,通过文艺联欢、研学体验等形式,加强粤闽新三地青少年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进友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念好“拓”字诀,推进“三交”提质扩面。广东援疆打破现有固定结对关系,进一步扩大触角延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引导受援地学生到其他省区市交流学习,与共青团喀什地区委员会等部门合作,到北京举办“逐梦外交”研学活动。活动期间,喀什学子到外交部对话新闻发言人,参观新中国外交历程图片文献展,领略大国外交的青年担当。此外,到故宫博物院、八达岭长城、天坛公园“打卡”,体会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增进“五个认同”。组织疏附县托克扎克镇中心小学的“红色宣讲员”到广东广州、福建龙岩等学校,通过宣讲十年来疏附县托克扎克镇中心小学和阿亚格曼干村的变化、学生成长成才等故事,推动粤闽新三地师生共进共融。2024年,广东援疆安排1.27亿元援疆资金开展“民族团结粤新同行”系列活动,实施项目55个,计划开展活动136项,涵盖干部人才交流、青少年交流、文体赛事及文旅产业交流等领域,推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供稿:广东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